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63365人民政府关于印发63365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6-07-06 作者: 来源:

 

各村(社)、镇级有关单位、部门: 

《63365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已经镇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6年1月6日 

63365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保障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以下简称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各项医疗卫生救援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提高卫生部门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医疗卫生救援水平,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和《63365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突发公共事件所导致的人员伤亡、健康危害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按照《6336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执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明确职责;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反应及时、措施果断;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平战结合、常备不懈;加强协作、公众参与。 

二、医疗卫生救援的事件分级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导致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情况将医疗卫生救援事件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一) 特别重大事件(Ⅰ级) 

1、一次事件出现特别重大人员伤亡,且危重人员多,或者核事故和突发放射事件、化学品泄漏事故导致大量人员伤亡,事件发生地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请求63365在医疗卫生救援工作上给予支持的突发公共事件。 

2、有特别严重人员伤亡的突发公共事件。 

3、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二)重大事件(Ⅱ级) 

1、一次事件出现重大人员伤亡,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5例的突发公共事件。 

2、有严重人员伤亡的突发公共事件。 

3、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三)较大事件(Ⅲ级) 

1、一次事件出现较大人员伤亡,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3例的突发公共事件。 

2、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较大突发公共事件。 

(四)一般事件(Ⅳ级) 

1、一次事件出现一定数量人员伤亡,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1例的突发公共事件。 

2、区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一般突发公共事件。 

三、医疗卫生救援组织体系 

镇、村卫生机构镇卫生院要在同级人民政府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的统一领导、指挥下,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共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医疗卫生救援组织机构包括:镇、村卫生机构镇卫生院成立的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专家组和医疗卫生救援机构[指镇、村卫生机构各类医疗机构,包括镇卫生院(站)、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化学中毒和核辐射事故应急医疗救治专业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 

(一)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 

成立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领导、组织、协调、部署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卫生院负责日常工作。并成立相应的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承担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的组织、协调任务,并指定机构负责日常工作。 

(二)专家组 

镇卫生院应组建专家组,对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提供咨询建议、技术指导和支持。 

(三)医疗卫生救援机构 

镇、村卫生机构各类医疗机构承担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卫生救援任务。其中,镇、村卫生机构镇卫生院(站)、化学中毒和核辐射事故应急医疗救治专业机构承担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和伤员转送;镇、村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根据各自职能做好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 

(四)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 

镇、村卫生机构镇卫生院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在突发公共事件现场设立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 

四、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和终止 

(一)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分级响应 

1、Ⅰ级响应 

(1)Ⅰ级响应的启动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启动医疗卫生救援应急的Ⅰ级响应: 

a.发生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启动63365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b.发生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启动63365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c.其他符合医疗卫生救援特别重大事件(Ⅰ级)级别的突发公共事件。 

(2)Ⅰ级响应行动 

镇卫生院接到关于医疗卫生救援特别重大事件的有关指示、通报或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工作,组织专家对伤病员及救治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组织和协调医疗卫生救援机构开展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导和协调落实医疗救治等措施,并根据需要及时派出专家和专业队伍支援地方,及时向63365相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报告和反馈有关处理情况。凡属启动63365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的响应,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按相关规定启动工作。 

事件发生村(居)要在镇卫生院的指挥下,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组织、协调开展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卫生救援。 

2、Ⅱ级响应 

(1)Ⅱ级响应的启动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启动医疗卫生救援应急的Ⅱ级响应: 

a.发生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省级人民政府启动省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b.发生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省级有关部门启动省级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c.其他符合医疗卫生救援重大事件(Ⅱ级)级别的突发公共事件。 

(2)Ⅱ级响应行动 

镇卫生院接到关于医疗卫生救援重大事件的有关指示、通报或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工作,组织专家对伤病员及救治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同时,迅速组织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和有关人员到达突发公共事件现场,组织开展医疗救治,并分析突发公共事件的发展趋势,提出应急处理工作建议,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报告有关处理情况。凡属启动省级应急预案和省级专项应急预案的响应,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按相关规定启动工作。镇卫生院对镇卫生院负责的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进行督导,根据需要和事件发生地有关部门的请求,组织63365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和有关专家进行支援,并及时向上级有关机关通报情况。 

3、Ⅲ级响应 

(1) Ⅲ级响应的启动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启动医疗卫生救援应急的Ⅲ级响应: 

a.发生较大突发公共事件,镇卫生院(地)级人民政府启动镇卫生院(地)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b.其他符合医疗卫生救援较大事件(Ⅲ级)级别的突发公共事件。 

(2) Ⅲ级响应行动 

镇卫生院接到关于医疗卫生救援较大事件的有关指示、通报或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工作,组织专家对伤病员及救治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同时,迅速组织开展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并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报告有关处理情况。凡属启动镇卫生院(地)级应急预案的响应,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按相关规定启动工作。 

镇卫生院接到医疗卫生救援较大事件报告后,要对事件发生地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进行督导,必要时组织专家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并适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情况。 

4、Ⅳ级响应 

(1) Ⅳ级响应的启动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启动医疗卫生救援应急的Ⅳ级响应: 

a.发生一般突发公共事件,启动63365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b.其他符合医疗卫生救援一般事件(Ⅳ级)级别的突发公共事件。 

(2) Ⅳ级响应行动 

镇卫生院接到关于医疗卫生救援一般事件的有关指示、通报或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工作,组织医疗卫生救援机构开展突发公共事件的现场处理工作,组织专家对伤病员及救治情况进行调查、确认和评估,同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报告有关处理情况。凡属启动县级应急预案的响应,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按相关规定启动工作。镇卫生院在必要时应当快速组织专家对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进行技术指导。统一指挥、协调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二)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及指挥 

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在接到救援指令后要及时赶赴现场,并根据现场情况全力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在实施医疗卫生救援的过程中,既要积极开展救治,又要注重自我防护,确保安全。 

为了及时准确掌握现场情况,做好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工作,使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有关镇卫生院应在事发现场设置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主要或分管领导同志要亲临现场,靠前指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决策效率,加快抢救进程。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要接受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处置指挥机构的领导,加强与现场各救援部门的沟通与协调。 

1、现场抢救 

到达现场的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要迅速将伤员转送出危险区,本着“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开展工作,按照国际统一的标准对伤病员进行检伤分类,分别用蓝、黄、红、黑四种颜色,对轻、重、危重伤病员和死亡人员作出标志(分类标记用塑料材料制成腕带),扣系在伤病员或死亡人员的手腕或脚踝部位,以便后续救治辨认或采取相应的措施。 

2、转送伤员 

当现场环境处于危险或在伤病员情况允许时,要尽快将伤病员转送并做好以下工作: 

(1)对已经检伤分类待送的伤病员进行复检。对有活动性大出血或转运途中有生命危险的急危重症者,应就地先予抢救、治疗,做必要的处理后再进行监护下转运。 

(2)认真填写转运卡提交接纳的医疗机构,并报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汇总。 

(3)在转运中,医护人员必须在医疗仓内密切观察伤病员病情变化,并确保治疗持续进行。 

(4)在转运过程中要科学搬运,避免造成二次损伤。 

(5)合理分流伤病员或按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指定的地点转送,任何医疗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拒诊、拒收伤病员。 

3、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有关镇卫生院要根据情况组织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等有关专业机构和人员,开展卫生学调查和评价、卫生执法监督,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止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次生或衍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4、信息报告和发布 

镇卫生院(站)和其他医疗机构接到突发公共事件的报告后,在迅速开展应急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同时,立即将人员伤亡、抢救等情况报告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或当地镇卫生院。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承担医疗卫生救援任务的医疗机构要每日向上级镇卫生院报告伤病员情况、医疗救治进展等,重要情况要随时报告。有关镇卫生院要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报告有关情况。镇、村卫生机构镇卫生院要认真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信息发布工作。 

5、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的终止 

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完成,伤病员在医疗机构得到救治,经本级人民政府或同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批准,或经同级镇卫生院批准,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可宣布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终止,并将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终止的信息报告上级镇卫生院。 

五、医疗卫生救援的保障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医疗卫生救援机构和队伍的建设,是6336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镇、村卫生机构镇卫生院应遵循“平战结合、常备不懈”的原则,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组织和队伍建设,组建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制订各种医疗卫生救援应急技术方案,保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信息系统 

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建设医疗救治信息网络,实现医疗机构与镇卫生院之间,以及镇卫生院与相关部门间的信息共享。 

(二)急救机构 

镇卫生院、村(居)医疗站的需求,建立一个相应规模的镇卫生院(站),并完善急救网络。每个镇村(居)卫生医疗机构建立急救机构。 

(三)化学中毒与核辐射医疗救治机构 

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依托专业防治机构或综合医院建立化学中毒医疗救治和核辐射应急医疗救治专业机构,依托实力较强的综合医院建立化学中毒、核辐射应急医疗救治专业科室。 

(四)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 

镇、村卫生机构镇卫生院组建综合性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并根据需要建立特殊专业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 

镇、村卫生机构镇卫生院要保证医疗卫生救援工作队伍的稳定,严格管理,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救治能力。 

医疗卫生救援演练需要公众参与的,必须报经本级人民政府同意。 

(五)物资储备 

镇卫生院提出医疗卫生救援应急药品、医疗器械、设备、快速检测器材和试剂、卫生防护用品等物资的储备计划建议。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组织应急物资的生产、储备和调运,保证供应,维护镇卫生院场秩序,保持物价稳定。应急储备物资使用后要及时补充。 

(六)医疗卫生救援经费 

财政所负责安排应由政府承担的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所必需的经费,并做好经费使用情况监督工作;自然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镇、村卫生机构财政按照有关规定承担医疗救治费用或给予补助;安全生产事故引起的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单位应向镇卫生院(站)或相关医疗机构支付医疗卫生救援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有关部门应负责督促落实;社会安全突发事件中发生的人员伤亡,由有关部门确定的责任单位或责任人承担医疗救治费用,有关部门应负责督促落实。镇、村卫生机构财政可根据有关政策规定或本级人民政府的决定对医疗救治费用给予补助;各类保险机构要按照有关规定对参加人身、医疗、健康等保险的伤亡人员,做好理赔工作。 

(七)医疗卫生救援的交通运输保障 

镇、村卫生机构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配备救护车辆、交通工具和通讯设备。 

镇政府、派出所、交警中队等有关部门,要保证医疗卫生救援人员和物资运输的优先安排、优先调度、优先放行,确保运输安全畅通。情况特别紧急时,对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绿色通道”,保证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八)其他保障 

派出所负责维护突发公共事件现场治安秩序,保证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药品、医疗器械和设备的监督管理,参与组织特殊药品的研发和生产,并组织对特殊药品进口的审批。 

镇卫生院负责组织军队有关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和力量,支持和配合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六、医疗卫生救援的公众参与 

镇、村卫生机构镇卫生院要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知识普及的组织工作;中央和地方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要扩大对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要加强对所属人员的宣传教育;各医疗卫生机构要做好宣传资料的提供和师资培训工作。在广泛普及医疗卫生救援知识的基础上逐步组建以公安干警、企事业单位安全员和卫生员为骨干的群众性救助网络,经过培训和演练提高其自救、互救能力。 

七、附 则 

(一)责任与奖惩 

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镇、村卫生机构镇卫生院,对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作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失职、渎职的有关责任人,要依据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预案制定与修订 

本预案由镇卫生院组织制定并报国务院审批发布。各地区可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的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本预案定期进行评审,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和补充。 

(三)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关闭

主办单位:彭山区人民政府(028-37621271 37621272) 承办单位:彭山区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028-37613365)
Copyright (c) 2008-2016 彭山区政府网 All rights reseved. 蜀ICP备05019090号